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App與助聽器銀行 助您聽能復健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


  【本刊訊】根據先進國家的指標,老年人口中的聽損比率高達三成多,當聽力逐漸喪失時,患者的溝通能力、日常活動能力都會下降,進而造成情緒低落合併心智能力提早衰退,聽能復健相形重要。臺北榮總特別推展「數位聽能訓練平臺」,並改良為更生活化的App軟體,使聽能訓練走進生活,嘉惠更多患者。
 另臺中榮總也針對聽損族群,與慈善團體華科基金會合作,將於近期推出全國首創「醫學中心助聽器銀行試營運計畫」,透過新式的人性化服務,提供聽損族群聽力評估及輔具使用諮詢整合資訊,包括與長照中心住民及高齡醫學住院患者的院區助聽器借用體驗服務等項目,協助患者及民眾提升助聽器選配的服務品質,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助聽器,讓聽力「聽好、聽美」。
 北榮表示,聽能復健是經由完善的聽損衛教、聽力評估與檢查後,依據個別病患的臨床診斷,安排專屬的聽能處置與治療計畫。但目前助聽輔具的配用率只占聽損患者的二至三成,甚至有統計顯示,成人自覺有聽損症狀到開始尋求聽能協助之間,可能有長達十年的間隔差距,適時提供聽力檢查、聽損衛教、輔具評估和完善的聽能復健計畫,是臺灣進入高齡化社會的當務之急。
 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醫師黃啟原將「互動式語音測試及訓練平臺」及「語音及噪音可接受音量評估平臺」兩項發明專利,發展為「數位聽能訓練平臺」,應用於臨床聽能評估與復健計畫。隨著網路應用軟、硬體日益普及,黃啟原再將「數位聽能訓練平臺」,改良為更生活化的App軟體,透過無線網路的穿透力與整合力,讓患者隨時隨地皆可輕鬆地做聽能復健與訓練。
 聽能訓練App系統包含:常用語詞音檔資料、數位化決策介面、使用者數據資料庫及施測與復健平臺等項目,應用原理在於聽覺中樞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藉由適當的語音刺激與回饋練習,達到改善辨識與強化溝通策略的效果。現階段可應用於臨床聽能評估與復健計畫中,有助成人聽損病患改善語音辨識與溝通能力,加速適應助聽輔具,增加使用效益與滿意度。
 至於聽損的處置方式,除了必要使用的藥物與手術之外,因多數的老年患者是屬於感音性聽力損失,需藉由助聽輔具增加聽覺接受力,若聽損嚴重,則需考慮植入人工電子耳,並安排適當的聽能復健計畫,這些輔具才能發揮效能,達到最大的利益。
(點閱次數:345)